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医疗技术
生命的重启:一位白血病患者的重生之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第一例急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布时间:2025/4/22 17:55:00       浏览次数:632次

2024年9月,一位罹患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青壮年患者来院就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正在读高中和大学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和爱人瘦弱的肩膀上。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和淋巴结肿大,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陌生的医学名词,成为了全家人最深的噩梦。“当时真的想放弃,觉得没有希望了……”患者的爱人红着眼眶回忆,“家里条件不好。”但经过医护人员对疾病预后及治疗方案全面细致的介绍,看着丈夫憔悴的脸,想着还在读书的孩子,她咬着牙说:“治!相信你们,还是要拼一把!”  

绝境中的希望之光

在血液内科主任薛华带领的医护团队全力救治下,患者仅一个疗程就达到了MRD阴性的完全缓解,首战告捷,这让全家人看到了曙光。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率高,医生建议首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但医疗费用却让这个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唉!费用实在是负担不起,还是不治了!”面对异基因移植高昂的医疗费用,患者一家人从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巨大喜悦中再次跌入治愈无望的深渊!怎么办?能否找到异基因移植以外的治愈之路?自体移植是否可行?薛华团队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骨髓瘤、淋巴瘤方面技术水平成熟并不断优化,但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自体移植尚无经验。正在困惑之时,转机出现了!因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姜尔烈主任及团队定期来院指导,指出了本例可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方案。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度出现。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长,并伴有血小板输注无效,这意味着患者可能出现干细胞动员失败。针对这一难题,薛华团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了个体化的动员方案,不仅减轻了骨髓抑制反应,还显著提高了干细胞动员效果,最终成功采集到足量优质的造血干细胞。  

医者仁心,为生命开路

然而,新的难题又摆在眼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移植的预处理需要应用全身放疗照射,可当时医院尚未开展这项技术。为了不耽误治疗,放射治疗科主任史鸿云、薛华带领团队赴天津学习放疗技术。短短时间内,医院成功开展了全骨髓全淋巴照射(TMLI),为患者的移植扫清了又一个障碍。

在移植仓内的21个日夜里,医护团队与患者一家共同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当进入骨髓抑制期时,患者再次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为此,医院领导及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血站、运送配型血小板,确保治疗安全。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完成造血重建,终于顺利出仓!当他迈出移植仓的那一刻,妻子紧紧拉住他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谢谢医生,是你们救了我老公的命!”

血液内科成功完成第一例急性白血病的自体移植,这标志着医院在急性白血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生命无价,医者有爱。在对抗白血病的战场上,每一个坚持的身影,都是照亮绝望的光。愿患者的未来,再无病痛,只有温暖与希望。 

新起点,新希望

目前,医院除了本部血液内科病区外,在北院区血液内科新病区也配置百级移植仓,在继续优化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基础上,未来将重点发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实现自体移植与异基因移植治疗技术的全面发展,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这只是个开始。”薛华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继续提升移植技术水平,让更多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重获新生。”




供稿科室| 血液内科

责编| 李英硕

审核| 韩喆 崔岚